·七旬老农免费培育新良种 牵手乡亲们致富
/td>看福清 img height="434" alt="2011-11-24[福清侨乡报]-黑白.jpg" src="http://fqlook.cn/d/file/2011-11-24/799e49323f851ed507c1d4e8a85a4c01.jpg" width="574" />/
看福清11月24日讯(福清侨乡报 记者 谢雄) 11月18日,虽然天空下着雨,但城头镇峰前村农民王其臻还是早早起床,穿上雨衣雨鞋,提着锄头,赶到村后一块甘薯田里忙活。
这是一块面积只有1亩2分多的甘薯地,乍看之下,与其他甘薯地并无区别,但每间隔一段,甘薯叶子的形态就会有差别,因为地里种植有132个品种的甘薯。由于下雨,甘薯苗叶浸满雨水,绿油油地闪着光。王其臻走进薯田(如图),蹲下身子,用手分开薯叶,扒开表面泥土,一个个饱满的甘薯便探出头来。
这是福清本地品种天丰一号、这是日本紫薯、这是印尼引进的品种王其臻指着甘薯苗一一向记者介绍,得意的神情像是介绍自己的宝贝孩子。
王其臻从事农作物育种已近40年。他的祖父和父亲都热衷于良种培育,受长辈影响,他从小就是个良种迷,长大后,也当上了农技专业户。
2001年,从安徽回来的王其臻,看到家乡农作物品种退化,产量徘徊不前,便萌发了为乡亲培育良种的念头。随后,他在村里建立了一片试验田,当年就引进了日本紫薯、岩薯5号、金山72、莆薯、503、贵州蓝靛等5个甘薯良种,没多久就获得了好收成。
2002年7月,王其臻又引进107个国内外甘薯新品种进行试种,并将选出来的60多种6.9万株薯苗,无偿提供给峰前村、城头村、南岭镇西溪村科技户种植。此后每年,他都引进不少农作物品种进行试种,并从中选出适合本地栽培的优质良种,进行免费推广。
在2009年以前,我市大多数农民种植的秋晚薯,通常亩产只有3000斤4000斤左右,而王其臻引种的天丰一号甘薯,亩产竟达10668斤,榕薯756平均亩产达8104.3斤。
为寻找好的良种,王其臻四处奔走。从福清本市到长乐、莆田、泉州等地农科所,再到福州市农科所、省农科院,他一次次地登门拜访。专家们都被这位老农民的执着所感动,尽量满足他的请求。除了从科研单位引种,王其臻还想方设法委托国外的亲友帮他带回良种。
近年来,王其臻除了自己培育苗种,还成立了科技小组,带领其他科技户进行科技示范种植。2009年,峰前村种植专业户王开明在王其臻的帮助下,承包开垦130多亩抛荒地,从海南引种优质杂交蚕豆进行试种,获得了成功,走上了科技致富的道路。城头村老支书陈道银受王其臻影响,也加入到试验队伍中,在村里进行引种试验,大旱之年获得丰产。
虽然我已经77岁了,但我还要继续搞良种试验,争取引进更多的优良品种,为乡亲们科技致富做出贡献。望着绿茵茵的田野,王其臻的声音坚定并充满力量。
页:
[1]